当前位置: 360健康养生网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立秋为什么在处暑前?立秋后还有暑气吗

更新日期:2023-07-21 17:15:24  来源:四季养生

此时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依然发威,炎热逼人,暑气一时难消,立秋作为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气,民间有应时序、送暑气、迎秋气的民俗活动,如“贴秋膘”“咬秋”“晒秋”等习俗。那么立秋为什么在处暑前,立秋后还有暑气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看看。

全文目录:

1、立秋为什么在处暑前

2、处暑为啥要吃鸭子?

3、立秋后怎么养生 

4、如何应对秋老虎?

立秋为什么在处暑前

立秋在8月7、8或9日。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仍然一时暑气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气候学上就是这样划分的。

处暑为啥要吃鸭子?

处暑以后,天气慢慢变得凉爽,秋天天气干燥,应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可以适量喝一些金银花茶等,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少吃西瓜等凉性食物。

秋天到了,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证充分睡眠,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处暑前后并没有讲究一定要吃什么食品。王娟说,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不思饮食,身体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到了秋天就可以开始进补,适当多吃一些荤食。

立秋后怎么养生 

立秋后要注意养生,因为人们在夏季酷热天气中会出大量的汗液,此时常常会损耗过多,导致人体出现营养以及身体水分不足的情况。 

而立秋之后天气会逐渐转凉,天气也会慢慢变干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中医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肺和皮肤粘膜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秋季要养肺,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平时生活中大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比如萝卜、茅根、马蹄、西红柿、豆腐、菱角、莲藕、蜂蜜及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等。

如何应对秋老虎?

1、防暑降温要继续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

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

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2、不要急着贴秋膘

说到立秋的风俗,不得不提“贴秋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不过立秋前后的气温仍然较高,这时吃狗肉等热性食物来“贴秋膘”很容易上火,还是适合吃鸭肉、鱼肉、山药、百合等偏凉的食物来润燥。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夏天晚上睡觉最好不要超过23时,入秋后最好不要超过22时30分。因为,人们体内的阴阳本来是很平衡的,白天劳累对身体的损伤都需要在晚上的睡眠中进行自我修复,比如一些小毛病就自我恢复了。

阅读全文

养生功效

补血养血
藏红花 /羊肚菌 /鳕鱼
补肾壮阳
滋阴 /车厘子 /黑枸杞
排毒解毒
补肾 /补脾 /补气 /枸杞子
润肺清肺
养肝 /养胃 /夏威夷果
润肠通便
莲雾 /止咳 /鸡血
预防衰老
冻豆腐 /金钱草 /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