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快看看,这鼻血一直流个不停,怎么都止不住”,“医生,我鼻子流了好多血,吓死人了,危险不?”。近期,医院耳鼻喉科门诊鼻出血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夜间也常收治用毛巾捂着满脸是血的急诊患者,多数患者情况为:突然出现流鼻血,并且血流不止。那么换季流鼻血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换季时流鼻血?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看看。
全文目录:
1、换季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换季时流鼻血?
3、鼻出血的处理,做对了吗?
如果是经常出现换季流鼻血,需要考虑环境干燥、存在鼻腔、鼻窦的炎症,或者经常挖鼻孔、高血压,鼻咽部的恶性肿瘤等情况,具体如下:
1.在换季时由于气候的变化,如果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同时患者的喝水量也比较少,就容易导致鼻粘膜水分大量挥发,进而毛细血管的脆性会增加,一旦受到轻微的外力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进而出血,需要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补充维生素C来调节。
2.换季时由于气候的变化容易出现感冒、鼻炎等疾病,导致大量的病菌在鼻腔内滋生,进而病菌可以在鼻腔内破坏鼻腔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对于存在感冒以及鼻炎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3.如果高血压患者没有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导致血压过高,进而导致血管的脆性降低,容易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采取填塞纱布的方式进行压迫止血,同时要及时的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可以用冰袋冰敷鼻翼两侧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加快止血。
5.鼻腔或鼻咽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鼻腔或鼻咽良恶性肿瘤在早期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进入中晚期后可能引起鼻塞、流涕、鼻涕中带血,同时伴有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并长期没有缓解,要及时到医院完善鼻咽部CT,如果怀疑存在肿瘤时要做鼻咽镜下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之后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鼻出血在儿童群体中很常见,大约每4名儿童中就有3人经历过鼻出血。除了气候原因外,导致小儿鼻出血还有鼻损伤、鼻炎、鼻腔异物等局部因素,以及急性发热性疾病、血小板异常、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或凝血机制异常、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等全身因素。
1、常见鼻出血部位:对于长期、反复、少量的鼻出血,应该积极寻找病因,大量鼻出血者需要立即止血,再查找病因。少量的鼻出血多位于鼻腔前部毛细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者多来源于鼻腔后部的动脉破裂,难以控制。可以通过询问患者开始出血时,血液先从鼻腔流出,还是先从口腔吐出判断出血部位。
一般来说,血液先从鼻腔流出的患者,一般出血部位在鼻腔前部,多为利特尔区,塞入卫生纸等能止血。如血液先从口腔吐出,后自鼻腔流出,或自口鼻同时流出,则出血部位一般在鼻腔中后部。对鼻腔后部出血或出血点不明确的,应行鼻内镜检查。鼻出血一般属于急症,在明确出血部位后,应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止血,如大量出血导致休克,需要抢救休克。
2、一般处理:患者坐位或半卧位,尽量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休克者,取平卧低头位,按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
3、局部处理:多数情况下鼻出血的部位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出血量较少,可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压迫约10-15分钟,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出血较剧时,先用浸有血管收缩剂的棉片置入鼻腔,收缩鼻腔黏膜和血管暂时止血。寻找出血部位后,对于反复小量出血且明确出血点,可用化学药物或电灼破坏出血处毛细血管网,使血管封闭或凝固而止血。对于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可用前鼻孔可吸收性材料填塞、前鼻孔纱条填塞、后鼻孔纱条填塞、鼻腔或鼻咽部气囊或水囊压迫法止血。对于严重出血者可采用血管结扎法,但是目前临床较少采用,对于顽固性鼻出血者,可在血管造影技术下进行血管栓塞法止血。